苏兆征: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发布时间:2023-07-28        作者:       

主要生平

苏兆征(1885—1929),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领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8岁时因生活所迫,跟随乡亲到香港做工,开始海员生涯。1921年与林伟民等人倡导,在香港成立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翌年1月,组织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被选为罢工总办事处总务部主任和谈判代表之一,后担任代理会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和邓中夏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被推选为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长兼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1926年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代表中国共产党担任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部长。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在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连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在八七会议上,与瞿秋白、李维汉一起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广州起义被推举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1928年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均当选为执行委员。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工委书记。1929年2月25日,积劳成疾,因病逝世,时年44岁。2009年,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时局与家庭

“道光十三年,番鬼入村庄,打死人和畜,抢走牛和羊……”时至今日,在广东珠海淇澳岛上,村民口中依然传诵着这样一首歌谣。1833年,英美鸦片贩子自海上入侵,想把淇澳岛占据下来,作为贩卖鸦片的中转站。村民自发组织反抗,并取得了胜利,还迫使鸦片贩子赔偿了一大笔赔款。战后村民经过商议,用大多数赔款修筑了一条环村石板路。因石板路是用白色花岗岩所铺,故人称“白石街”。而这座具有反侵略光荣历史的岛屿——淇澳岛,就是苏兆征的家乡。

1885年11月11日,苏兆征出生在岛上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王朝腐朽统治之下,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苏兆征从小就听着淇澳人民的抗英故事长大,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正是走在这条用赔款修筑的白石街上,他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对家乡、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苏兆征一共有7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二,是家里的长子。父母都是岛上非常普通的农民,靠租地耕种艰难地维持着家计。因此当苏兆征稍懂事时,就参加劳动,上山砍柴,下海捕鱼捉虾,替人放牛,帮补家用。父母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对儿女的管教十分严格,经常叮嘱他们“苏家人穷志不短”,要“勤勤恳恳干事、老老实实做人”。父母的教诲,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

因为家境贫困,苏兆征一直没能上学。直到他10岁时,才在外祖母的资助下,勉强读了3年私塾。他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十分勤奋好学。家里没有钱购买写字用的纸张,他就向隔壁邻居要来一本旧历书,利用其背面写字抄书。他特别喜欢珠算这门功课,后来算盘也成为他日后干好革命工作的好帮手。

在风浪中成长

1903年,苏兆征18岁时因家乡粮食歉收,无以为生,只好跟随乡亲到香港做工。起先在一艘外轮上做“侍仔”(即杂役),后来开始了苦难的海员生涯。

旧中国的海员在经济上饱受外国资本家和封建包工头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苏兆征曾回忆说:“海员月薪大约十余元至八十元,而十余元与八十元者都很少,大概二十元至三十元的最多。在香港、上海等处,生活特别昂贵,即房租一项,每月至少也要十余元。而月薪又有包工头要克扣,日常生活当然万分艰难。我们海员每一渡海,或者要二、三年之久始能回来。我们工人丝毫无能力积蓄,所以家庭供给时不能济,因而卖妻鬻子者往往有之。这是我们海员的生活和受经济压迫的痛苦。”除此之外,还要受政治上的压迫,与外籍海员同工不同酬,在船上深受帝国主义之压迫虐待而无路诉冤。长期的痛苦经历,使苏兆征对帝国主义者和外国资本家的反抗情绪日渐强烈,也为他日后坚定从事反帝斗争进一步奠定了思想基础。

1908年,孙中山为了民主革命四处奔波海内外,在旅途中常有机会与苏兆征等海员接触。苏兆征向孙中山介绍了海员的工作生活等情况,使孙中山看到了蕴藏在海员间的革命力量,于是鼓励他们组织起来。在孙中山的影响下,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冒着生命危险,为革命党人传递消息,筹集经费,掩护革命党人逃避密探追捕,积极投身辛亥革命,还因表现突出被誉为“广东方面的活动分子”。

苏兆征在当海员期间,时而会因失业回乡住一段时间。他常常以聊天的方式向乡亲宣传反清救国的道理,还与老师王步千、青年好友组织了阅读社和自治会,组织青年阅读进步书籍,宣传革命思想。还为筹备开荒造林的基金,成立了一个种植公司,收入所得用于家乡建设和贫苦会员帮补家用。

苏兆征改造家乡的这些举动,引起了地主豪绅的仇恨,于是串通反动官府对他进行迫害。1913年,苏兆征被官府抓捕入狱,坐了一年多的牢。他的老师也受牵连病死狱中。牢狱之灾并没有使苏兆征退缩,在离开家乡前,他特地跑到“义士墓”前,摔碎一个青瓷碗,发誓“要继承先烈遗志,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鞠躬尽瘁”这4个字无疑是他革命生活的忠实写照。

组织香港海员大罢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很快在中国海员中传开。苏兆征曾随船到过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进一步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经过情况,有机会阅读新文化运动的书籍。他渐渐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的革命,才能完成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此,他一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一边把学习到的知识教育船上的工友,并积极筹建海员工会,开展革命斗争。

1921年3月,苏兆征和林伟民等人一同在香港成立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这是中国海员第一个真正的工会组织,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现代产业工人工会之一。

工会成立后,自9月起先后三次向轮船资本家提出增加工资、改善待遇与改革雇工制度等要求,但资本家拒不答复,反而故意给轮船上的其他外籍海员普遍增加了15%的工资。在最后通牒无果后,海员工人忍无可忍,在陈炳生、苏兆征、林伟民等骨干领导下,于1922年1月12日举行了大罢工。

罢工海员纷纷离开香港返回广州,并在广州成立香港海员罢工总办事处,作为领导罢工的机构。苏兆征被选为总务部主任,负责对外交涉、财务收支、罢工斗争策略制定等工作,成为这次罢工斗争的实际领导人之一。他还被推举为谈判代表,与港英当局和轮船资本家进行谈判。后又担任了代理会长,负责全面的领导工作。

在领导罢工斗争中,他始终坚持原则,处处维护海员利益,既不为港英当局的高压政策所动摇,也不为轮船资本家的金钱收买所诱惑,紧紧团结带领海员,争取国内外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历时56天取得了最终胜利,迫使一向耀武扬威、肆意欺压中国人民的英帝国主义,第一次被迫在中国工人阶级面前低头认输。

香港海员大罢工,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的起点,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第一次罢工高潮的第一怒涛”。

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和与共产党人的接触中,苏兆征逐渐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虽然成立不久,却革命宗旨鲜明,真正全心全意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劳苦大众要谋取解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对党产生了敬仰之情,于是决心跟党干革命,主动争取党组织对自己的教育帮助。

1924年,苏兆征的亲密战友林伟民入党后,曾郑重地把苏兆征推荐给党组织。他说:“苏兆征为人正直,诚实可靠,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廉洁奉公,很有革命志气,是一位很好的同志,在海员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我们要把海员工作搞好,把广大海员团结起来,就一定要先把苏兆征找来,争取苏兆征入党。”

1925年3月,苏兆征代表广东香港的工人团体到北京出席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期间,他有机会与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和从事工人运动的共产党人接触。

“党的北方局负责人李大钊等人多次邀请苏兆征到北京大学红楼(李大钊办公地点)会晤,对他在领导香港海员罢工及在这次国民会议促成会中的表现给予很高评价,同时向他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成立经过,并向他进行关于党的纲领、章程和政策的教育,帮助他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苏兆征向李大钊汇报了自己对共产党的认识,正式向李大钊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不久,苏兆征就在北京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党的直接领导和培育下,继续为谋求工人的利益而奋斗。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苏兆征积极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工作,并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执行委员。

领导省港大罢工

不久,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为抗议帝国主义屠杀我国同胞的罪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香港和广州爆发了规模宏大的政治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下,省港大罢工坚持一年零四个月之久,罢工人数达20余万,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而有组织的罢工工人也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

在罢工酝酿和发动过程中,苏兆征发挥了组织领导才能,起到了重要领导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当时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工人中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仅有党员10余人和共青团员10余人。另一方面,香港地区有140多个工会,又分属几个派系,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大部分工会还控制在资本家和黄色工会手中。因此,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性罢工,可谓困难重重,阻力很大。由于苏兆征在工人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大家都对他的罢工号召表示拥护。

为了加强香港方面的组织领导工作,中共广州临委指定黄平、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杨匏安5人组织党团为指挥机关,于6月19日到香港打响了反帝罢工斗争的第一炮。与此同时,中共广东区委又指定陈延年、冯菊坡、刘尔崧、施卜、李森、林伟民6人组织党团,于21日发动广州沙面洋务工人罢工。

罢工爆发后,罢工工人纷纷返回广州,在广州组织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作为这次罢工的最高议事机关,又设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作为带领广大工人进行斗争的最高指挥机关。

以苏兆征为首的罢工委员会,下设干事局、审计局、法制局、财政委员会、会审处、保管拍卖处等等,还有一支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数千人的罢工工人武装纠察队,在罢工过程中真正发挥了战斗指挥部的作用。由于广东政府尚不健全,为了及时惩治内奸工贼,罢工委员会又设有带政治性质的会审处、监狱,还办了报纸、公共食堂、宿舍、医院、学校等。各项工作都有专人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正如邓中夏所说的那样:“这个罢工委员会,按其实际,实不啻一个政府,它有绝对权力,可以处置一切与罢工相关之事,广东政府不得过问。”罢工委员会设在广州东园,故当时人们称它为“东园政府”。

苏兆征还兼任了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财政委员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它担负着筹款、保管、支配罢工经费的重要任务。罢工经费每天开支要达七八千元,如果出现无款支付或用款不当造成入不敷出等情况,可能就会妨碍罢工的正常进行,甚至影响罢工斗争的成败。苏兆征一向作风正派,清廉自守,大公无私,早在香港海员工会负责财政工作期间,就计划有方,点滴归公,久经考验,深得工人信赖,因而省港大罢工时罢工工人一致推选和拥护他兼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在苏兆征主持下的财政委员会,从罢工开始至结束,从来没有发生过差错,每天都要结算,并将收支情况定期报告,接受罢工工人的监督。

在罢工期间,敌人为了破坏罢工就造谣说“苏兆征肥了”“苏兆征管钱,乘机大发横财了”,可是群众中没有一个人相信,把他视为完全可以信赖的“管家人”。哪怕罢工结束还有这么一个小故事:1926年11月上旬,一些反动分子在帝国主义者的指使下,放火烧了省港罢工委员会办公的地方,并造谣说火是苏兆征等罢工领导人自己放的,目的就是要借机毁灭贪污痕迹等等。事后,有少数罢工工人的情绪受到影响。苏兆征始终沉着冷静,对大家说:“东园的火,只能烧毁我们的一些物资,但不能烧毁我们的斗志。经受斗争磨炼的罢工工友是完全经得起考验的。”在苏兆征的带领下,罢工工人自己动手,迅速将罢工委员会办公地方重新盖起来。与此同时,苏兆征还郑重提议组织一个“审查财政损失委员会”,对罢工委员会的账目进行清查,结果证明罢工委员会的所有账目分毫不差。这样一来,苏兆征等罢工领导人的威信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更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罢工开展以后,苏兆征的妻子钟荣胜带着两个孩子也跟随苏兆征从香港回到广州,但他们的生活待遇和其他罢工工人完全一样,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罢工领导人同时又掌握财权而享受任何的特殊待遇。他们家庭经济很不宽裕,钟荣胜有时还经常回到家乡淇澳,带回一些咸鱼、杂粮等农副产品来帮补家用。

苏兆征一生中多次掌管财务工作,无论是在香港海员工会、省港大罢工时期,还是后来在中共中央,始终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他还总结出了管理财务工作的三个法宝,说“能够善于运用这三个法宝,任何复杂的工作,任何困难的财务,就都能管好。所谓三个法宝,就是公平、廉洁与严肃。”而他这种公平、廉洁与严肃的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成为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中共领导人之一

“省港大罢工期间,苏兆征还十分关注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1926年1月初,在苏兆征的主持下,全国海员第一次代表大会于广州举行。会上,他被选为全国海员总工会执委会委员长。同年5月初,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于广州召开。苏兆征与刘少奇、邓中夏、李立三等人一起领导着大会进行。到会代表对苏兆征在中国职工运动中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赞扬,因而一致选举他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执委会委员长,成为全国工人所拥戴的领袖。”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革命中心从广州转移到武汉。1926年底,国民政府从广州迁都武汉。苏兆征率领中华全国总工会在1927年初也迁往武汉。1927年3月,国民党在汉口召开了二届三中全会,邀请共产党方面派出一些负责人参加武汉国民政府的领导工作。苏兆征担任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部长的职务。平常,他很少蹲在办公室里,经常深入各个工会或工人群众中,与大家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工人群众谋利益。此外,他还参加武汉市政府的工作,担任市政委员会委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苏兆征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上他发表了赞同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工农的正确意见。“会后,他与刘少奇、李立三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对国民党新军阀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摧残工会的罪行提出强烈抗议,明确宣布:‘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中国无产阶级将坚持斗争到底!’”

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大肆追捕、通缉共产党人和革命分子,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在这关键时刻,苏兆征当机立断把劳工部的10余万元存款全部取了出来,送给武汉失业工人救济所,以免落入国民党反动派手中。

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党,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共中央改组,通过投票,苏兆征以最多票数当选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他与瞿秋白、李维汉一起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党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会后,中共中央着手恢复和健全中央领导机构。经过研究,党中央决定将中央机关从武汉迁往上海。

1927年11月,苏兆征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等一起制定了广州起义计划。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广州起义,并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苏兆征因正担任湖北的领导工作,未能直接参加指挥起义,但由于他在广东广大工农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仍被推举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

12月中旬,苏兆征从湖北返回上海。在此期间,他冒着白色恐怖,往来于上海、武汉之间,参加党中央领导工作,负责管理中央财务小组和中华全国总工会。

为方便地下工作,党中央特意将苏兆征的妻子和儿女接到上海,在福煦路(今金陵西路)马吉里租了一间房屋居住。苏兆征当时化名黄先生,身份是一个大茶商,以作掩护。周恩来、李立三、李富春、邓颖超等党的领导干部经常到这里来研究工作。苏兆征的妻子钟荣胜则一方面招待客人,一方面看风放哨。

1928年2月,苏兆征离开上海,前往苏联。以团长身份率领中国职工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他报告了中国职工运动问题,引起各国代表的重视,还专门组织了一个有35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委员会来详细讨论。会议期间,他被选为新的赤色职工国际执委会执行委员。同年7月,苏兆征率领中共代表团参加了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他分别作了两次重要发言,并当选为新的执委会委员。苏兆征还应邀参加赤色农村工会国际代表大会,当选为赤色农村工会国际副委员长,成为国际职工运动中享有威望的领导人之一。邓中夏曾这样评价他:“由工人出身而成为这样伟大的领袖,在东方还只有兆征同志一个。”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这也是党史上唯一一个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苏兆征是大会的筹备者和组织者之一,并作为广东代表团的正式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形势,指出党的主要任务是争取群众等工作。会上,苏兆征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分工中央工委书记一职。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在苏联期间,苏兆征患了阑尾炎。因身体太过虚弱,医生建议他先服用一些药物,疗养一段时间,待身体好转再考虑是否手术。苏兆征接受了先服药、暂不手术的意见,认为这样就不致于影响当前紧张的工作。此时,他虽身在苏联,但一心惦念着国内的革命事业。国内形势紧张,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下,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短短一年多时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在极其险恶的形势下,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了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相当多的中间人士也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国内革命十分需要他。因此,他多次向组织提出回国工作的要求。

就这样,1929年1月他抱病离开了苏联,2月初抵达上海。回来后,就立马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结束不久,他就因劳累过度,旧疾发作。尽管病情严重,他仍以党的利益为重,既不愿将病情告诉别的同志,以免增加党的负担,又严守党的秘密,没有把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址告诉家人,怕给党造成不利和危险。直到病情进一步恶化,他的妻子钟荣胜经过一番周折,才把他送到附近一家私人医院医治。但因拖延了时间,生命已处于垂危状态。

2月25日下午,待周恩来、邓小平、李立三、邓颖超等同志赶到医院后,他已处于弥留状态。看到同志们来看望自己,他极力振作起来,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广大人民已无法生活下去了,要革命,等待着我们去组织起来……”

站在旁边的邓颖超,从怀里拿出一支笔,在一张不大的纸上将他的遗言记录了下来,转交给党中央。遗嘱原文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大家同心合力起来,一致合作,达到我们最后成功。夫人小孩送莫可以。小孩子去莫与团体商量。”

1929年2月25日6时20分,苏兆征溘然长逝,年仅44岁。他用自己的一生,兑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

当天晚上,邓小平在遗嘱上添加了一段旁注,叙述了他弥留时的情形,至今一直保存在中央档案馆里。

在苏兆征逝世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全党发出了第32号通告。通告说:兆征同志在工作中,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的艰苦卓绝的精神和坚决的政治意识,他的革命精神,是全党的模范。号召党内外广大群众继承他的奋斗精神。

苏兆征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样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那样:“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和忧国忧民的责任,这也是对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本色要求。

2009年,苏兆征被中宣部、中组部等十一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今在淇澳岛上的苏兆征故居陈列馆,前来参观瞻仰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人们深情缅怀他的革命事迹,他的革命业绩和奋斗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去开创美好未来。


(万滢,珠海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新媒体矩阵
广东党史微信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微信
红讲台微信
南方+党史精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