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帅危难见英豪
发布时间:2024-04-17        作者:       

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救民,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黄埔军校学生,开始了革命的军事生涯,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广州起义,历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长,红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等职。徐向前在创建红军、开展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培养抗日军政人才、参与领导人民解放战争中都表现出非凡的组织领导和军事指挥才能,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徐向前在广东指挥部队连续攻下陆丰、甲子港、惠来县城、普宁县果陇、和尚寮等反动据点,帮助普宁、惠来县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创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坚持近一年的东江游击战争,在广东大地上留下光辉足迹。

报考黄埔军校

出生于山西的徐向前处于一个内忧外患年代,清廷腐败,列强入侵,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劳苦大众身受欺凌盘剥,饥寒交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徐向前父亲徐懋淮以教书为业,微薄的工薪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故徐向前10岁才有机会上学读书。他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优秀,但因家境困难,15岁时便辍学。少年的徐向前在家帮助母亲拾粪、背煤、捡柴火,后经人介绍,到河北阜平县一家书店当学徒。1919年,他考入太原市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他受到“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和进步思想的熏陶,从此立志爱国,改革时弊,拯救中华危难。1921年毕业后,他到一所小学任教员。教书期间,因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曾两度被校方辞退。

1924年1月,徐向前怀着救国救民志向,串连几个同乡,到上海投考黄埔军校。5月初,他又到广州参加复试,终于被录取,成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被编入学生第一队参加学习。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亲自创办的一所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军校中还有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员在军校中任职任教。严格的军校生活,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的学习,使徐向前受到极大的锻炼。黄埔军校成为了徐向前革命生涯的起点。

同年9月,徐向前参加孙中山的卫队,随同孙中山前往韶关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11月底,徐向前以优异成绩在黄埔军校毕业,随即被安排在第三期入伍生队第三队任副排长,不久即升任排长。

1925年2月至6月,徐向前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对反动军阀陈炯明作战。他作战勇敢,爱护士兵,屡立战功,深受战士们的爱戴。同年夏,他被派到河南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任教导营教官,后又调任旅司令部参谋、第二团团副等职。紧张的战斗生活和工作实践,使徐向前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和进步。

参加广州起义

1927年3月,蒋介石即将反叛革命前夕,徐向前经樊炳星、杨得魁介绍,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后来徐向前回忆说:“樊炳星给我看了党章。记得党章上写着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组织原则等,印象最深的是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4月,他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少校队长。7月底随张发奎部开到九江。八一南昌起义以后,几经波折,奔走武汉、上海,终于找到党组织。9月,他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派往广州,参与筹备广州起义。

徐向前到广州后,便深入到工厂中去,在工人赤卫队中秘密进行军事训练,提高工人赤卫队的军事素质,并担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队长,为举行广州起义作准备。

12月1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枪声打响了,徐向前率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冲进警察所,控制了几条街巷。天亮后,他又率工人赤卫队配合教导团二连在观音山(今越秀山)一带阻击敌人薛岳部的反攻。

参加广州起义的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广东工人赤卫队七个联队,还有近邻的部分农民武装,经过十多小时的激战,起义部队占领了广州市区的绝大部分,成立了以苏兆征为主席(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代理)的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镇压地主豪绅”的政治纲领,颁布了“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一切土地归农民”等法令。这时,敌军张发奎主力已从肇庆、梧州一带回师广州,围攻起义部队。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不可能坚守广州。到起义的第三天,张太雷和许多革命战士英勇牺牲,起义遭到失败。徐向前也只好率工人赤卫队撤出广州,退到花县,与其他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红四师),徐向前任第十团党代表。随后,红四师奉命开赴海陆丰,与南昌起义部队改编红二师汇合,帮助海陆丰举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府。在向海陆丰开进途中,徐向前升任红四师参谋长。这是徐向前第二次到海丰,第一次是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时他作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军官随军到海丰。这次他率领红军来到海丰,看到一派革命景象,后在《奔向海陆丰》一文中,徐向前激情洋溢地描绘到达海丰的情景:“群众热情很高,到处红旗招展”“群众听说我们是从广州下来的红军,热情万分,家家让房子,烧水做饭。虽然语言不通,但人们打着手势表示对红军的热爱”。

围歼果陇地主武装

1927年12月,中共普宁县委根据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委关于“通令各县举行年关暴动”指示,结合本县情况,制订年关暴动计划。从1927年12月30日至1928年1月2日,在普宁县委的领导下,全县人民掀起了年关暴动的高潮。成千上万的农民群众,在县工农革命军第六团队和各区乡赤卫队的配合下,提筐挑箩,组成雄赳赳的革命队伍,像潮水般冲向官僚、地主门庭,处决一批反动地主分子,没收他们剥削农民得来的财物、稻谷,焚毁一批田契、租簿、债券,革命风暴席卷全县。

在农民武装暴动革命潮流冲击下,反动地主阶级和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手中掌握的治安队、保安队等反动武装,与革命农民武装相对抗,因此,年关暴动出现严酷战斗局面。位于普揭公路旁边的大村果陇乡,人口1万多人,由反动地主庄大泉组织地主武装民团数百人,猖狂与革命武装对抗。1927年10月上旬,他们曾带领国民党陈济棠部军队在池尾莲花山截击八一南昌起义军,使起义军遭失严重损失。他们还与洪阳县城方十三的反动地主武装狼狈为奸,互相呼应,使果陇成为阻碍全县革命运动的反动据点。

普宁县委根据群众的强烈要求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决定拔除这个反动据点。遂于1928年1月3日,以第六团队和一、二、九区赤卫队共5000多人,兵分三路围攻果陇。经激烈战斗虽攻陷果陇外围5个小村庄,直迫果陇大寨,但因天气严寒,风雨交加,指挥失当,致使南、北两路总指挥何开云、周犹虎均在激战中阵亡,攻打失利。

1928年1月3日,红四师第十一团300多人,在师长叶镛、参谋长徐向前率领下,从陆丰行军进抵普宁赤水村,协助普宁开展年关暴动。随同部队前往助战的有海丰县委选派的200名赤卫队员及陆丰南塘的赤卫队。当天晚上,叶镛、徐向前等出席了普宁县委召开的紧急会议,听取普宁县委书记陈魁亚介绍普宁当时的斗争情况,会议决定先攻打果陇地主武装。

2月1日清晨,徐向前指挥红四师主力和县工农革命团第六团队从流沙出发,包围果陇乡;另一路由十一团一部及五区农军袭击横溪村,以牵制陇头、旱塘等民团援果陇之敌;第三路由二、九区农民赤卫队集结在鸡笼山、乌墩洋等处,作为声援。

上午8时许,徐向前指挥红四师十一团向果陇地主民团发起了进攻,约一个小时,占领果陇外围,并击毙在阵前指挥作战的民团总指挥庄启照,随后屡攻不进。因为寨内除庄大泉保安队外,还有县保安队和外乡民团。民团凭借环村的溪河和碉楼作为屏障,垂死顽抗,战斗十分激烈。次日,红军组织强攻,攻陷协成、和兴等民团据点,并击毙了县保安队长方思国。徐向前指挥的红四师十一团,由原教导团改编,指战员战斗技术高超,枪法特准,给地主武装很大杀伤力。当晚,县保安队和外乡民团见势不妙,于午夜逃走。第三天,红军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强攻大寨,并与民团展开激烈的巷战,终于消灭地主民团120多人,反动头子庄大泉在破寨时混在群众中仓惶逃命。至中午,果陇这个反动据点终于被红军攻克。农民赤卫队愤怒地放火烧了地主几十间房子,并捕获了50多个反动分子。下午2时许,徐向前率红四师和工农革命军在万众欢腾、歌舞鼓乐夹道欢迎中班师回赤水村。同时,攻打横溪的红四师十一团一部及农军也攻入村内,缴枪200余支。

在攻打果陇战斗中,红四师伤亡20多人,其中师党委书记唐澎也不幸中弹牺牲。徐向前在后来回忆中写道:“有颗子弹打进他的肚子,血流在里面致命的,身上一点血迹也没有。他是四川人,黄埔学生,工作勤勤恳恳,平易近人,是个好同志。”

攻打果陇之后,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彭湃率红二师到普宁,并在他指导下,于2月13日在陂沟村召开全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普宁县苏维埃政府,领导全县人民掀起土地革命的高潮。

攻克惠来县城

1928年2月中旬,为牵制敌人,支援海陆丰军民反“围剿”斗争,彭湃、徐向前和叶镛率红四师的第十、十一团,先后攻克惠来县的葵潭、隆江等重镇。3月10日,他们又挥师进抵距离惠来县城10华里的东陇镇苗海村,并在村里的沈氏公祠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攻城指挥部”。当晚,彭湃在苗海村广场主持召开惠来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惠来县苏维埃政府。

3月11日夜,攻城指挥部发布“向惠来县城进攻”“攻下惠来县城,免捐免税”及“土地归农民,政权归工农兵”的命令和口号。3月12日,徐向前指挥红四师主力部队,在惠来县工农革命军第五团的配合下,发起攻城战斗。为了截断敌军救援,徐向前命令普宁工农革命军第六团守候在盐岭,又调潮阳第三独立团入惠来,在潮惠边界伺机伏击敌人。

惠来县城城墙高6米,宽3米多,周围长2000多米,设东西南北四门,还有护城的壕沟。此时,城内敌军有七十六团一个营,他们发现红军和赤卫队攻城后,只能倚仗城墙,居高临下,负隅反抗。红军向敌人发起政治攻势以瓦解敌军。四乡农民群众也赶来登上城郊山头,呐喊助威。早先潜入城内的革命人员秘密组织部分工农武装进行骚扰,在敌军驻地扔炸弹,一日数发,使敌人心惊胆战。

3月14日晚,敌军惊魂未定,从东门狼狈逃跑。徐向前即指挥红军和赤卫队于15日凌晨占领惠来县城,放出狱中的革命同志和农民,并放火焚毁国民党的县衙。3月15日,敌七十六团逃至距县城40里的锡溪乡村,与从普宁前来增援的敌七十七团向卓然部相遇汇合。他们随即折回向惠来县城反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徐向前指挥红军和赤卫队主动撤出惠来城。

敌军自恃有两个团兵力1800多人,气焰十分嚣张。3月19日早晨,向卓然亲率一个营进犯红军阵地,被红军发现,徐向前指挥红军设伏让敌军进入包围圈,然后一齐开火,毙伤敌军不少,余敌逃回县城。3月22日,红四师在叶镛、徐向前率领下退到苗海村,与彭湃带领的红二师汇合。彭湃即召集红二、四师领导人会议,重新部署攻城计划。针对敌军军心涣散,决定在发动军事攻势的同时,加强政治攻势,其中包括采纳农民的建议,用风筝向城内散发传单。传单系在风筝上,当预先绑在风筝的香火烧断了束在传单上的绳子时,传单就哗哗撒在城中,引起敌兵纷纷抢来看,一时秩序大乱。敌七十七团团长向卓然见势不妙,登上城墙察看,被红四师的神枪手击毙。在攻城战斗中,敌七十六团团长颜鼎臣也被击中腹部。23日拂晓,敌军残部见两个团长一死一伤,无心守城,弃城仓惶向潮阳逃窜。红二、四师和惠来革命武装再次取得占领县城的胜利。此后,惠来县苏维埃政府领导各区乡建立苏维埃政府,并领导农民开始分配土地。

大南山养伤

1928年4、5月间,敌人调集重兵围攻潮普惠苏区,红二、四师的处境越来越困难,部队有耗无补,越打越少,两个师各剩下五六百人,徐向前只好带领红四师坚持在山区打游击。而敌军整天搜山、放火,杀害群众,红四师的处境日趋困难,只好分散游击。红军人数越来越少,有的是在战斗中牺牲的,有的是被敌人抓去杀掉的,有的是病死的,有的是负伤没药治疗致死的,有的是活活饿死的,有的是被山洪暴发卷走的。

徐向前带领红四师部分官兵整天在山上与敌人周旋,没粮食,又缺医少药,处境十分艰难。4月底,在一次与敌人的遭遇战中,徐向前的腿部负了伤,因天气炎热,伤口化脓,部队战士赶紧用担架把他抬到位于大南山腹地的锡坑村吴爷宫进行治疗。这里是红二、四师野战医院,在缺乏消炎药的情况下,通过医生采用青草药捶烂敷上,一个多月后伤口才愈合。锡坑村是普宁的革命老区村,群众基础好,群众对红军医院的伤病员给予热情关心和照顾。养伤期间,徐向前也受到群众细心照料,因此,他对这里的红军医院和革命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1985年2月,他应邀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旧址”亲题匾额,普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又在旧址内开设红二、四师史迹展览,使这个红军医院旧址成为当地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28年6月,红四师师长叶镛因患严重疟疾,不能行走,隐蔽在海丰西北山区白木洋的山洞里,被敌人搜出杀害,遇害时年仅29岁。此后,由徐向前接任师长,带领一二百人坚持在海陆丰山区进行斗争长达8月,中共广东省委派常委陈郁到东江了解情况,才知红军的处境如此艰难。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省委决定把剩下的红军分批转移,保存力量。对东江游击战争,徐向前总结四点教训:一是“在对形势估计上,只看到海陆丰地区的局部‘高潮’,而忽略了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总特点”;二是“在革命道路问题上,仍是准备夺取城市为中心的思想作祟,未树立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三是“在军队建设上,没有正确解决主力红军与地方武装的关系”;四是“在游击战的战术上,不懂得避强击弱,有进有退,又游有击,而是硬碰硬,搞拼命主义”。1929年1月,徐向前带部分红军人员撤出海陆丰,经惠州转移到香港九龙,然后到上海,从此走上新的革命征途。

                                         

                                         (编写:王宋斌)


参考文献:

1.《徐向前传》编写组著:《徐向前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2.徐向前:《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3.徐向前:《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

4.李庆山:《开国元帅徐向前》,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5.张麟、马长志:《徐向前元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新媒体矩阵
广东党史微信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微信
红讲台微信
南方+党史精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