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宗祠——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江门鹤山市宅梧镇靖村村委会从新下村。
1944年11月7日,中区纵队领导机关及主力大队约500人抵达鹤山宅梧,设司令部于靖村余氏宗祠。从此,粤中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了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新阶段。12月,中共广东省临委、东江军政委员会在粤中皂幕山区主持召开了“宅梧会议”,决定撤销中区纵队建制,组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和“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1945年1月20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通电成立。29日,在鹤山宅梧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部队司令部仍驻靖村余氏宗祠。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时有4个团,后增加了独立营、五团、六团和独立团,兵力约1400人,活动范围纵横约200里,先后主动出击和伏击日伪军15次,抗击和牵制日军兵力5000余人,毙伤日伪军200余人。1946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根据广东区党委关于北撤的指示,少数人员随东江纵队北撤,大部分复员,留下140多人分散隐蔽,坚持自卫斗争,该部队番号遂撤销。
该旧址目前保存状况较好,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余氏宗祠——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正面
余氏宗祠——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侧面
余氏宗祠——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