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史人物

肖剑锋

 

 

 

    清明节,春风习习,阳光明媚。

    廉江市良垌镇良垌河南岸的烈士陵墓前,摆放着一个个用火红的岗稔花扎成的花圈。良垌镇东桥小学(前身为正奏小学)全体少先队员,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肃穆地站立在烈士陵墓前。白发苍苍的老游击战士全大伯,恭恭敬敬地向烈士陵墓献上一束岗稔花,然后含着热泪,向少先队员们讲述南路人民的优秀儿子,革命烈士林林那动人的故事。

    林林,又名林凌波,海南临高县人。祖父是前清举人,父亲是大学毕业生,曾任国民党县长,然而林林不同于一般的公子少爷,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而且生性勤俭朴素,乐于助人。母亲给他的零用钱,他除了买书就是用来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同学。家里给他做的白布衣服,一到学校他就拿来染黑了,他说,这样既群众化又能节约洗衣肥皂和时间。

林林在琼海中学读初中三年级时,一位进步老师拿来一本《劳动世界》,交给班中几位进步的同学阅读。学校当局发现了此事,认为这是禁书,扬言要清查学校的的赤化分子。校长到教室,板着铁青的脸孔训话,要追查这书的来历。同学们面面相视,默不作声,教室里静得可怕。只见林林站了起来,说:“校长,这书是我从家里事带来的,与其他任何人无关。”“你家里怎么有这样的书?”校长反问。“是我父亲缴获回来的。”校长知道林家的地位和影响,听林林这么一说,不再哼声,只是板着脸走出了教室。那几位进步同学用感激的目光望着林林。

    1935年,林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州市二中高中部,次年转入市一中,与共产党员朱荣、李进阶等人同在一班。1937年的暑假,林林接到家中来信,说母亲病重,要他速速回家探视。林林整理好行装,正欲启程,芦沟桥事变的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广州哗然,林林热血沸腾。他连夜给家里写信:“……国家危难,作为一个热血男儿,应赴国难,母亲病重,恕我不能侍奉榻前,我要留在广州,为抗战贡献自己微薄之力,请家人理解……”第二天,他就与一批进步同学组织了宣传队,深入到工人、市民及郊区农村中去,演抗日戏剧,办民众夜校,出抗战墙报,以实际行动参加抗战行列。

    1938年5月,林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沧陷,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共广东省委、广州市委在广州组织了大批党员和进步青年学生,分赴全省各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林林受党组织的派遣,来到广东南路地区。

    在南路,林林担任了中共梅菉特支书记,他在工人、农民、学生中发展了大批党员,先后建立了振文、三乡、梅吴、广州湾等党支部,为中共高雷工委和中共南路特委的建立打下了组织基础;他协助原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张炎在南路组织和训练了几百人的抗日乡村工作团,抗日战时工作队,开创了南路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局面;他组织了从玉林、陆川到廉江、吴川、化县之间的地下邮路,及时转送了桂林版的《新华日报》、《群众》等报刊,使抗日时期在廉化吴梅等地工作的同志,能及时读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重要文章和指示,从而提高了水平,增强了对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此时的林林,就像一匹善征能战的骏马,不知疲倦地奔驰在广阔的南路大地上,党指向那里,他就奔向那里。

    1943年春,日本侵略军在广州湾和雷州半岛登陆,廉江、吴川边界地区成为抗日的前沿阵地。为了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敌后根据地,同年秋天,党组织把林林调到我们东桥正奏小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担任本地区党组织的负责人。林林到职不久,就在东桥、白鸽港、鹤山等村庄建立了党支部,并组织起一支共有二三百人的抗日游击队伍,还派共产党员打入城安乡抗日联防队、平坦乡公所、廉江县自卫中队等处任职,掌握地方性武装的指挥权。

    1944年农历8月17日上午,林林带领城安乡抗日联防队50多人和正奏小学抗日游击队20多人,在拱桥伏击了日伪军一个小队,毙敌2人,伤敌多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胜利地打响了廉吴边区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战后第二天,林林又带领这支队伍,到城安乡属的竹仔山、吉水仔等村庄,逮捕一批日伪政权维持会的头目以及为他们种鸦片的人,并当场枪毙了3名首恶分子,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拱桥战后约20天,当日伪军得知我城安乡抗日联防队正在湍流村整训时,立即派出日军小队长松川带领日军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共七八十人,连夜从赤坎沙湾乘船和湍流村扑去,企图一举消灭城安乡抗日联防队,林林得到情报后,指挥抗日联防队安全撤退,并与黄景文、陈汉雄、占式邦等人率领的抗日队伍协同作战,在钩镰岭痛击敌人,打死日军小队长松川等20多人,缴获战利品一批,胜利的消息震动整个南路。人民群众为此编了个顺口溜:“国民党,是草包,日寇来到带队跑;共产党,真好样,日寇碰上实遭殃,死的死,逃的逃,百姓从此不用愁。”

    1945年1月,中共南路特委组织和发动了南路抗日武装起义,建立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林林被任命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二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兼政委。林林带着自己的部队转战良垌、樟山、塘缀、中垌、三合、石颈等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1945年2月5日,林林大队奉命急行军向廉、博、合边进发。这一天,对林林和他统率的大队来说,是一个严峻而残酷的日子。长时间连续不断的行军打仗,战士们已疲惫不堪。当晚,大家都睡得很沉,林林像往常一样,查岗问哨,观察地形,研究进军方案,他是全大队最后一个躺下休息的。翌日大清早,国民党一五五师兵分几路,包围了木高山村,情况非常危急。

    听了哨兵急速的汇报后,林林立即部署力量还击来敌。他安排了各个中队的作战任务后,自己率领一个小队,首当其冲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占领了一个小高地,控制了一个路口。这时各个中队都与敌人接上了火。在高地上,林林看得清清楚楚,来犯之敌像两条长蛇由东北方向蜿蜒而来,到了村边便散成无数黑点,沿着田头沟壑,慢慢地向木高山村包围过来,看样子足有近1000人。而林林大队只有三四百人。林林心里想:“敌我力量极端悬殊,此时坚持打阵地战,对我方十分不利,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事不宜迟,他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突击重围,全力撤退。

    “快去传达我的命令,叫副大队长带领队伍撤退,我带队掩护。”林林催促着身边的通讯员。

    “不,大队长,你是全大队的主脑,你应带队撤退,这里有我就行了。”二中队长王大川知道掩护的危险性,用恳切的语调说。

    “不必多讲,这是命令,快去!”林林的声音就像打雷。说完,他从一位战士手里拉过一挺机枪,发狂似地向敌阵扫射。   通讯员不敢怠慢,迅速离开阵地。

    在林林等人的掩护下,支队派来的卫生队首先撤出,大队机关干部紧跟着安全撤退,一中队、二中队、三中队都先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压在林林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虽然敌人像潮水般向小高地涌来,但林林的心情却格外轻松。

    “同志们,我们的掩护任务完成了,跟着我,冲出去!”林林一边说,一边跃出掩体,带头向前冲去。就在这时,从敌阵飞来一颗罪恶的子弹,射进了林林年轻的躯体。他在一棵岗稔树旁倒了下来,殷红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岗稔树。

    巍巍的木高山在颤抖,滔滔的九洲江在流泪,二支一大队的全体指战员为失去自己的大队长兼政委而悲泣。

    林林牺牲时,年仅27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光照日月,与山河共存。建国以后,廉江县人民把林林遗体从木高山移葬到这里……

    说到这,全大伯哽了咽,两行热泪沿着他那饱经沧桑的脸颊流了下来。

    看到此情景,辅导老师带领少先队员们高呼:“向林林烈士学习!向革命前辈致敬!继承烈士遗志!……”这雄壮激越的口号声在良垌河畔久久回荡。